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网络

碧海扬波 "鲯鳅"曼舞——南海的春天印象

2017-04-17 10:41:59

  新华社“决心”号3月20日电(记者 张建松)万物复苏的春季,不是陆地上的专利,大海里也有生机盎然的春季。

  进入3月,南海迎来了春季。从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来的东北季风,脚步渐行渐远;而从赤道热带海域吹来的西南季风,还未生成赶到。春季,是南海冬夏季风转换的“空档期”,也是进行南海科学考察的“黄金期”。

  1个多月来,由我国科学家主导的第3次南海大洋钻探,在南海北部海域顺利进行。大多很多天子里,南海都是春光明媚、风平浪静。“决心”号上先进的动力定位系统,将船牢牢稳定在万顷碧涛中。生活在船上如履平地,几近感觉不到风吹浪打。

  3月20日是北半球的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几近昼夜等长。停靠在北纬18度18分、东经116度13分的“决心”号,已顺利完成第2个钻探站位的第2个钻孔前期准备工作。这个钻孔编号为U1500B。经过上周的艰巨钻探,“决心”号在钻孔里成功安装了近850米长的“保护套管”,本周开始钻取“保护套管”下方的岩芯样品,目标是争取钻到南海的基底岩石。

  碧海蓝天下,矗立在“决心”号中部高达45米的钻塔,10分醒目;钻探平台发出的巨大轰鸣声,通宵达旦,响彻云霄。随着波涛的起伏,悬挂在钻塔中间的升降补偿装置,1上1下运动着。这1装置有400吨的牵引气力,可随时补偿船体随波起伏给钻杆带来的不利影响。4000多米的长钻杆穿过3800多米深的海水,不停地向海底深钻,给船上科学家带来春季般的希望。

  每天,面对广袤无边的南海,虽然不能欣赏到“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的万紫千红春景,但却能在船上凭栏临风,在碧海扬波中,纵情欣赏“鲯鳅曼舞”的美好海景,一样使人赏心悦目。

  自从2月中旬“决心”号抵达这片海域以来,1群群体态婀娜、长相清奇的鲯鳅,就出现在船的周围。它们成群结队,围绕在船边悠游曼舞、留连忘返,仿佛比公园里的“锦鲤”还温顺听话。鲯鳅喜欢在海面上追捕飞鱼,经常看见它们小巧的身影,轻盈跃出海面。

  鲯鳅属于硬骨鱼纲、鲈形目、鲯鳅科,系暖水性大洋中上层鱼类。它们的鱼鳞能够反射光线,是最美丽的海洋鱼类之1。明媚阳光下,在海水中游动的鲯鳅,浑身上下散发出5颜6色的幻彩光芒,使人冷艳不已。海明威的名著《老人与海》、李安导演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异飘流》中,都曾出现过美丽的鲯鳅身影。

  在这片海域以东的南海陆架区,中科院南海所的科学家出海考察期间,还曾发现过特大鲯鳅群。他们推测:多是西太平洋深层水“贯入”南海后,致使南海东北部陆架的生源要素,从陆坡底部向海水上层涌升,导致浮游生物茂盛生长、鱼类饵料丰盛,吸引了鲯鳅前来寻食。

  春季,正是鲯鳅“谈情说爱”繁殖产卵的季节。常常出现在“决心”号周围的1群鲯鳅中,有好几条脊背上明显受过伤,不知是由于争取配偶而受伤,还是由于回避敌人的追捕?1旦失去了生命的活力,鲯鳅身上的鱼鳞就不再显现出美丽光芒,立即还原为1般鱼鳞的银灰色。

  倘若在显微镜下视察,南海的每滴浪花中都蕴藏着无边春色。海洋中,许多肉眼看不见的硅藻、颗石藻、甲藻、有孔虫、放射虫、真菌、细菌、古菌等海洋微生物,都在万物复苏的春季,焕发出勃勃生机。它们散布广泛、生物量巨大,对海洋环境和蔼候冷暖变化极为敏感,许多种类都成为科学家潜心研究的对象。

  在“决心”号,研究古海洋学的赵宁博士,对南海海底沉积物中的微体古生物(如有孔虫)相干问题有浓厚兴趣。他说,从沉积物中寻觅到的有孔虫,都是经过漫长沉积进程积累起来的。有孔虫的生长具有季节性,每只有孔虫的壳体里,都记录了它们生长时的季节信息。如果能对这些信息加以提取,将有助于更精确地了解南海古环境。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