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网络

德国犁贵十倍,为啥还受欢迎?

2017-05-05 00:01:21

  记者 马爱平

  近日,媒体报导,虽然价格10倍于国产犁,但德国雷肯公司生产的翻转犁在我国东北地区仍深受农民欢迎。

  为何农民不肯用价格便宜的国产犁?科技日报记者独家采访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的相干专家。

  效力、效果、寿命差距大

  “这类情况的确存在,这类用户主要是有1定生产范围的新型经营主体。从外形上看,国产翻转犁与进口的差别不大,但翻转效果、效力和使用寿命还存在1定的差距。”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范云涛说。

  “新型经营主体把农业当作产业,购买何种犁被视为先期投资,看重的是投入产出和综合效益。”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吕黄珍说。因而,在东北地区特别是大范围农场合作社,这类差距所带来的落差让使用者更偏向于进口犁具。

  “1般家庭经营农户,特别是在种粮效益较低的情况下,采取的主要还是国产犁。”吕黄珍说,目前国内90%以上的农机使用的是国产产品。

  “特别在中原和西北小地块地区,国产犁的价格优势照旧占主导地位,但随着范围化经营的发展,这类优势会愈来愈微弱。”范云涛说。

  市场、企业、人材跟不上

  有媒体报导,国内犁具行业的重大科研立项少,使这类差距逐步拉大。

  “我国在农业设备方面科研项目多面向大型、多功能、智能化复式作业方向,对犁具等基础机具研究触及其实不多。”范云涛说。

  除此之外,专家坦言,历史差距大、市场需求少、农机企业不愿涉足、人材缺少等是更根本的缘由。

  “国外经历多年的技术储备和范围化生产检验,农机具在工艺、材料、制造水平方面领先;多年来我国农业生产以家庭为主,范围化程度不高,对高端犁的需求还较少。”吕黄珍说。

  范云涛说,特别是1部份农机企业已构成“行业兴起—模仿抄袭—高速增长—产能多余”恶性发展模式,致使企业更不愿意进行研发投入。

  这类现象不但在犁具中存在,“许多农具在特殊材料升级、批量生产方面还是空心化。”吕黄珍说。

  另外一个重要缘由是高端人材严重短缺、后继无人。范云涛说,据调查,相干高校农业机械学科明显萎缩,许多渐渐转向更容易招到学生的机械工程专业,而农机专业毕业生终究从事农机行业的还不足1/3。

  专业、精细、独特可入手

  如何才能快速追逐国外犁?

  “通过国家政策和财政投入引导,鼓励国内工程、汽车领域等优势企业涉足农机研发制造,再加上国内市场需求兴起,国内农机具的质量水平会得到快速提升。”吕黄珍说。

  作为1个充满竞争的行业,农机从业门坎较低。“建议国家提高竞争门坎,引导行业细分市场,发挥企业‘专、精、特’优势。”范云涛说。

  “要制定大型农机具制造和性能标准,鼓励制造可提高作业质量的农机,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吕黄珍对此深有同感。

  如何鼓励企业提高科研投入?范云涛建议,可以通过国家科研项目引导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也可通过税收、中小企业研发基金等政策增加企业本身科研投入。

  “顶层设计非常重要,要组织工业领域乃至兵工领域,从材料、工艺、设计研究单位、转制企业等方面,共同针对农机的特型材料延续集中攻关,并构成市场化供应能力。”吕黄珍说。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