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无限物联

万碧玉:智慧城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2017-04-09 11:08:15

2491

2015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势头良好,在概念理解、建设思路上都有了1定的共鸣。近日,《经济》杂志约请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万碧玉,就2015年智慧城市的建设情况及2016年的发展新趋势进行了点评和分析。

•2015年回顾•

■智慧城市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发展智慧城市,保护和传承历史、地域文化。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增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点评:移动互联网将“人”与公共服务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全面连接,将带动和增进交通、医疗、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民生领域信息化的逾越式发展,对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提升均等服务水平、实现信息普惠具有重要增进作用。互联网巨头们利用本身的云计算、数据发掘、社交网络等技术优势,布局智慧城市成功后,将具有大量的场景资源,能吸引更多用户。如何利用现有业务的竞争优势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构建完全的生态体系,已成为互联网企业布局智慧城市的核心。

■第3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发布

2015年4月7日,住建部与科技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公布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试点名单的通知》,肯定了北京市门头沟区等84个城市(区、县、镇)为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新增试点,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等13个城市(区、县)为扩大范围试点。

点评:截至目前,我国智慧城市试点已接近300个。从城市层面来看,第3批试点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认识更趋于理性和成熟,同时国家部委也更加重视智慧城市的深入推动和落地。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动和铺开,“智慧城镇集群”将成为下1步发展计划的重点。未来的建设中,地方政府需要重点解决的是投融资模式的探索,产业布局的公道化,和如何让智慧城市建设更贴近老百姓等问题。

■国际标准领域进1步赢得话语权

2015年6月8日—12日,ISO/TC268 SC1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计量分技术委员会上,中国专家组提案的新工作组“城市基础设施数据同享与模型(AHG3)”取得通过。2015年10月25日—31日,ISO/IEC JTC 1第30次全会在中国召开,1致通过了成立智慧城市工作组的决议,并任命中国专家担负召集人与秘书。在国际电工委员会智慧城市系统评估组(IEC SEG1)推动的2016年智慧城市SyC工作组(群)成立工作中,中国担负副主席,并在8个工作组中担负6个工作组的召集人。

点评:这些工作标志着中国在智慧城市领域的标准化研究进1步赢得国际话语权。国家标准委要求,应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国际标准化工作,积极参与ISO、IEC、JTC1、ITU-T的智慧城市标准化推动工作,提升中国相干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加强与国外标准化机构的合作,推动中外城市间标准化的合作交换,共同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发展质量。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城市建设

国务院在《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中提出,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更多领域。

点评:1方面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另外一方面,大量的社会资金希望进入智慧城市建设领域。引进社会资本,探索PPP模式,是很多地方政府在计划和实践的模式。如何使政府资源得到最好的利用,是PPP模式运营的关键之1。在实践进程中,国家智慧城市试点银川、崇州、合肥高新区等地的SPV(特许经营权)、SPC(特殊目的公司)已开始运作,效果良好。

■大数据助力智慧城市

2015年9月10日,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表示,工信部正在制定《大数据产业“1035”发展计划》,支持大数据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提升大产业支持能力,培养新业态新模式。

点评:大数据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互联网、大数据不但可以帮助迅速复制特定的复杂解决方案,还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更有效地解决能源、交通等问题。如崇州市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将大数据作为产业来发展,就是1个亮点。

■标准评价体系逐渐建立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标准技术报告》中文版于2015年7月正式发行,这是ISO第1个智慧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国际标准文件,其中对中国佛山乐从镇、宁波镇海区、沈阳浑南新区、辽源市的智慧城市建设理念和思路进行了介绍。11月,国家标准委联合中央网信办及发改委印发了《关于展开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及利用实行的指点意见》。

点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标准技术报告》对当前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相干计量工作进行了回顾,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全球智慧城市项目建设与标准制定研究具有重要的指点意义。《关于展开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及利用实行的指点意见》中指出,到2017年,完成智慧城市整体、支持技术与平台、基础设施、建设与宜居、管理与服务、产业与经济、安全与保障7个大类20项急需标准的制定工作,到2020年累计完成50项左右的标准。2015起至2016年同步展开整体指标及成熟领域分项指标试评价工作,到2018年初步建立我国智慧城市整体评价指标体系,到2020年实现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全面实行和利用。

•2016年展望•

“1035”计划建议中指出,支持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建设和城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综合来看,智慧城市行业有望在“1035”期间迎来爆发性增长。

■“1带1路”迈向国际化

点评:随着国家“1带1路”战略的推出,如中兴通讯、华为、软通动力、中城科技等企业均已开始国际化智慧城市布局,把中国的实践经验带向国际。

■“1城1策”发展城镇群

点评:国家加大了对城镇群的计划与布局,也应更加关注大范围的省级、区域级的智慧城市(镇)群的建设,在城市能源、供水、交通、通讯、人员、技术、资金、信息的共建与交换上,智慧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博弈,区域人材、资金、产业间的竞争与调和一定存在。就产业来讲,已展开的区、县级智慧城市项目,应谋划更大区域的互联互通。

■“1区1品”聚焦微社区

点评:除政府主导的智慧社区项目外,目前我们很难看到好的可以运营的智慧社区项目,而与此同时,产业园区、生态园区、智慧小镇的需求也愈来愈多。因此,我们应当多关注智慧微社区,即在智慧微城市的概念下聚集小型园区、社区与城市综合体。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