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无限物联

梳理可穿戴技术发展脉络要从40年前开始

2017-05-10 16:55:19

可穿着装备并不是今天才有。世界上首款手段计算器Pulsar在1975年年末正式发布,并在当时引发了1股流行潮。21世纪以后,可穿着装备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沈阳瑞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悦彤表示,谷歌眼镜、苹果手表的推出和诸多企业的进入,在全球范围引发了人们对可穿着装备的关注热潮,宣布了可穿着装备时期的来临。可穿着无疑是当下科技圈最热门的话题之1,从它的产品功用到市场需求到产业生态,实实在在地玩疯了极客迷、创业者和投资者。本篇将结合raconteur发布的可穿着技术报告,从整体上细说可穿着技术的行业脉动。大体分为4大部份:可穿着技术的发展脉络、可穿着技术的健康化、可穿着技术的商业化用处、可穿着技术的3大新兴产业。本篇先来捋顺可穿着技术的发展脉络。

1416-150929103K05N

可穿着技术多是现今科技产业里最为多产的潮流,它改变着我们的工作环境,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从运动追踪健身腕带,到谷歌眼镜,再到OculusRift,吸引许多业界知名品牌商纷纭加入到这个曾非常小众的领域。那可穿着技术是如何发展至今的呢?

这1技术的起始时间1般定在1975年,也就是HamiltonWatch推出琶莎计算器手表(Pulsarcalculatorwatch)的那1年。那款产品1时间成了男性时尚的代名词,乃至连时任美国总统的杰拉尔德·福特(GeraldFord)也想要1块这样的手表。

  可穿着技术发展脉络:1切从1975年开始

可穿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引来学术界和研究机构更多思考,学术界进步的思想家预测可穿着装备将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交换方式,但是大众传媒早在几10年前就开始对这些小玩意进行了发掘。

而不管是先知还是后觉,我们终归要回到1点,就是这些预言听起来很完善,但对消费者来讲其实不实际。也直到AppleWatch的推出才真实的突破这个行业格局,毕竟从那时开始,全球最少数以亿计的消费者才开始了解智能可穿着,而且这在可穿着发展多年的道路上还从未掀起类似这样的爆炸革命。

市场研究机构IDC预计,随着AppleWatch对可穿着装备市场的刺激,今年全球可穿着装备出货量将由去年的1960万部增长到4570万部。今年,手戴饰物出货量将达4070万部,大约占到可穿着装备出货量的90%。模块化产品(通过夹子或皮带戴在身上的装备)出货量仅为260万部,占比不到6%。并预计到2019年,全球可穿着装备出货量将达1.261亿部,手戴饰物市场份额仍然高达80%,模块化产品和智能服装市场份额分别为5.3%和4.5%。

虽然这些数字表明可穿着技术产业行将发展到1触即发的临界点,但也直到谷歌和苹果在过去几年里意想到了可穿着的潜伏性,1种连接自我的真实的范式转变(paradigmshift)才开始出现。

  1.无处不在的计算

1988年,施乐帕克研究中心(XeroxPARC)的首席科学家马克·维瑟(MarkWeiser)提出了普适计算(ubiquitouscomputing)的思想,并预测计算模式会发展为普适计算,并表示我们正在迈进第3波计算浪潮:计算机越变越小,无处不在,即“万物皆联网,无处不计算”。到处都在搜集、处理数据,从而改变我们生活的环境。

美国作家亚当·格林菲尔德(AdamGreenfield)2006年曾就Weiser的这类思想做过描写,认为技术可以扩大,无处不在的系统必须包括这1规定,所有者能即时和透明的使用,例如不需高技术含量传感、处理和联系信息的服装。美国认知科学著名学者唐纳·诺曼(DonNorman)在1999年也提出周遭环境将变得更加个人化和可穿着化,新的装备将帮助我们无意识地使用嵌入式环境技术交换。

而只有当连续好几天戴着MisfitShine或FitbitFlex,虽然它记录了大量个人信息,但不曾注意到它的存在,这仿佛才是真实的时期。

整体上来讲,这个时期的可穿着技术愿景正被媒体广泛描绘,而使人惊讶的是正像1些媒体预测的那样如此准确。

  2.1瞥知未来

看《霹雳游侠》(KnightRider,1982年至1986年在NBC播出的热门科幻电视剧)时,你会看到主角MichaelKnight与他的声控腕带相互对话,它与SonySmartBandTalkE-ink通话手环有些类似。或看看《回到未来2》(BacktoTheFutureII,1989年),你会注意到MartyMcFly戴着1款类似3星去年推向市场的虚拟现实装备GearVR的日本成功牌虚拟现实耳机。

这完全有多是可穿着技术的写照。照此,公众对可穿着的潜伏需求是被8910年代的媒体、电视和电影所刺激,从而塑造了现实世界里可穿着装备的形象。毕竟,目前在硅谷R&D实验室的许多工程师都是受这些印象深深影响。

其实可穿着在现实和媒体中的出现要比80年代更远。1927年PlusFourWristletRouteIndicator帮助你使用可移动的转动地图墨盒导航;大概90年前,谷歌开始指点人们戴上安卓智能手表;1960年莫顿·海利希(MortonHeilig)发明了1部集合了视觉、声音、动作和蔼味的摹拟器TelesphereMask,试图把他虚拟现实耳机的想法传播给大众。

在那时接打电话的智能手表的想法也已过时了。影视作品《至尊神探》(DickTracy)中,也具有对智能手表的大量描述,在1967年试播中的1集内容中,可以看到1款内置摄像头、具有两个旋钮和1块屏幕的可通话手表,而它在1946年就有出现。美国电视剧《杰森1家》(TheJetsons)也早在1962年就在片中频频出现智能手表。

  3.恰好地点恰好时机

可穿着技术繁华背后的驱动力,从可购性和实用性上来说,天经地义地是硬件的进步。在2014年早些时候,安谋国际科技履行长SimonSegars告知科技网站CNET,当下即便是小公司也能够创建他的产品,由于支持低功率可穿着装备所需的传感器和处理器非常容易取得。“这些为新公司打开了1扇门。”

当前的可穿着技术类型有——健身追踪器、智能带、智能手表、虚拟现实耳机和增强现实眼镜,它们都不是很新的想法,事实上许多的类型和它们出货最多的产品都已更新过很多代了。

不过与之前的不同的地方在于大众市场的胃口,硬件正在让媒体和学术界预言1个更现实的命题。就像Weiser所说,无处不在的计算只有当装备足够动态化而融入我们的生活时,才会成功。

  4.与时俱进

固然可穿着技术的定义1直都在改变。这个词以使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演化着,就像1个看似永无止境的传送带。助听器自1898年以来就已遍及全球,随身听耳机在80年代就开始流行,那这两个活生生的成功的例子是可穿着技术吗?

答案是,他们固然是了。而且很高兴看到这些可穿着技术的初期作品影响着新兴的连接装备。比如苹果库比蒂诺的邻居Soundhawk公布了1款智能助听器,帮助用户听到想听的声音,而不想听到的统统革除。

头戴式耳机AvegantGlyph,但它又不单单是1款耳机,同时还融入了非常奇异的显示屏技术——“虚拟视网膜显示屏”。不过,此显示屏非彼显示屏。取而代之的是,它使用了200万个微镜粒(Micro-Mirrors)和自主开发的光学技术来直接将真实、逼真的画面投射到你的视网膜。

从以上可知,可穿着技术其实不是1个很新的技术想法。但我们终究都要到达1点,那就是盈利,硬件要足够成熟并具有经济效益,从而进入大范围生产,激增主流消费意识。

因此,当你听到许多关于可穿着技术的消息时,关键要记住的1点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只不过是文化和社会转变的初次成果,而你认为的可穿着只是1时的爱好。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