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无限物联

盘点:移动支付悬梁之剑 安全问题堪忧

2017-06-10 09:11:04

随着互联网思惟加速渗透到传统行业,近两年互联网金融成了时下的“风口”,成了最有“钱途”的行业之1。在这样的条件之下,各路人马都想分1块互联网金融的“蛋糕”。

据中申网了解,2015年上半年,中国第3方移动支付市场范围达40261.1亿元,环比增速24.8%。预计2015年下半年该市场范围将达51763.8亿元,环比增速将达28.6%。

移动支付的普及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伴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便捷中隐藏的不安全因素也开始频频出现,要挟到用户的资金、信息安全,乃至连1些大平台也没法避免安全漏洞问题。

1、移动支付安全堪忧

1、支付宝出现大面积瘫痪

image9

据中申网了解,今年5月,具有将近3亿活跃用户的支付宝出现了大面积瘫痪,全国多省市支付宝用户出现电脑端和移动端均没法进行转账付款、出现余额毛病等问题。而今年101长假以后,则有“资深”支付宝用户爆料称在登录支付宝官网后无意间发现,自己的实名认证信息下多出了5个未知账户,而这些账号都没有经过他本人的认证。

中申网认为,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支付宝这次的漏洞会造成资金损失,但这些事件依然足以震动全部金融市场。如今支付宝已成为人们主要的支付渠道和散户们的投资“资金池”,若账户出现安全问题,用户的个人信息、资金、贷款等都将出现危机。

2、财付通被曝用户资金遭盗刷

今年8月10日,腾讯1用户财付通账号突然被冻结,没有任何征象,也没任何通知。客服解释为账户异常,但出现异常的缘由并没有给出具体解释。从11日开始,该用户反复提交材料并与客服要求解冻未果。直至26日,账户解冻以后发现账户余额内2000余元不翼而飞。随后,该用户申请冻结账户,账户在27日下午被冻结后又在28日自动解冻。而客服解释是之前申请过冻结账户。“等于我丢了2000元,他们却不知道。”

中申网统计发现,在25宗关于财付通的投诉中仅3宗得到解决。被盗刷投资者在财付通的1连串遭受始终未能得到解决,财付通官网公然做出的全额赔付许诺明显落空。而平台的安全措施是不是到位,也引发了使用者的质疑。

3、翼支付频遭盗刷

今年8月29日,翼支付1用户的银行卡被莫名绑定在1种叫做翼支付的在线支付软件上,截止到9月1日,银行卡内总共有2万元钱通过第3方交易平台天翼京转进翼支付的账户里。9月10日,翼支付账户里的2万元钱竟被全部消费。翼支付的这1事件引发业内及用户的关注。直到9月21日,翼支付发标声明表示:经过调查发现,这是1起典型的银行卡信息泄漏致使资金被盗的案件,本来不知道用户密码的第3方支付平台因此“躺枪”。

中申网梳理发现,关于“翼支付频遭盗刷”的报导诸见报端,近半年时间内,7次被暴光。翼支付官方也没有明确给消费者1个公道的解释,这次的事件也只是用“躺枪”来表明自己的无辜,翼支付系统的不完善和做法的不负责任着实冷消费者寒心。

2、衣、食、住、行

移动支付渐成标配

在做事讲求效力的今天,移动支付以方便快捷的特点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可以找到移动支付的身影。

以购物来讲,自从有了移动支付以后,人们的消费习惯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移动支付在方便的同时,也刺激了用户的冲动消费。每次看到想买的东西,1旦处在最想买的时候,消费者就会绝不犹豫的进行付款。去超市,此前有刷卡,还要有个签字环节,现在只要手机扫1扫,便可完成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

网络订餐如今已变成了1件非常普通的事情,消费者可以很轻易的通过手机直接下单,再用移动支付进行付款,就能够等待送餐上门。朋友集会,AA制付费是1种很常见的模式,通常都是服务员报出消费金额,然后大家1起掏包数零钱,全部场面极度混乱……在移动支付诞生以后,通过移动支付完全可以1个人付款,然后其他的人用移动支付转账给付款人的方式,既避免了数零钱的麻烦,也让全部支付进程变得像聊天1样简单轻松。

以“住”来讲,缴纳水、电、煤气费是老百姓在平常生活中常常要遇到的实际问题,每当到了缴费的日期,缴费大厅里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消费者需要将大把的时间浪费在毫无意义的等待上。移动支付的出现改变了这1点,消费者完全可以通过相干的移动支付利用,来缴纳水、电、煤气费,而这只要动动手指,就能够办成。

“行”这1项表面上看起来与移动支付的关系其实不大,但是实际上,火车票、动车票,汽车票、出租车,大路程小路程,统统可以移动支付。

中申网小编并没有刻意做过不用现金的测试,但却也曾在身无现金分文的情况下安然度过3天,即使是最后并没有叫滴滴打车,司机先生也异常善良的给了“微信支付”的特权……中申网认为,从便捷层面上讲,移动支付真的有望实现我们手机1副、行遍天下的出行欲望。

3、安全问题堪忧

移动支付悬梁之剑

如今移动支付已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但1旦支付平台与财产安全、系统漏洞等字眼联系在1起,总能震动用户最敏感的神经。中申网觉得,吃1堑长1智,用户、企业和法制层面都得为个人信息安全加把油才是!

中申网认为,互联网金融目前尚属于“3不管”地带,监管机构不愿主动“捅雷”。所以当人们在进行相干互联网金融操作出现问题,造成财产损失得不到保障的时候,去报案,缺少相干的处理方法和处理程序,去投诉,也没有相应的比较规范的处罚决策,这就致使遭受损失的人们常常找不回相应的损失而且无处可申述。

对用户来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自我防范呢:1是需要加强本身的风险防范意识,例以下载手机APP,应当仔细谨慎的通过正规渠道进行下载;2是不要轻信误信所谓的套取诸如银行卡信息,手机验证码等等有关金融账户安全的信息。

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可以通过展开多样化的安全监测来实现风险防控,有效保障客户利益。例如对支付平台进行安全评估、发现安全隐患、不断升级弥补漏洞;其次可以展开对支付平台的24小时监控,1旦产生漏洞,或被盗等情况,及时进行上报。最后可选择使用第3方加固平台进行安全加固服务,重点是避免歹意盗取代码、2次打包、在运行中被植入歹意代码等。

只有从政府政策监管,社会企业决策监管,用户本身监管等方面做起,互联网金融应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以增进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延续、稳定和健康的发展。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