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无限物联

乐视影业嬗变:从影业到物联网

2017-07-30 20:08:01

3ac79f3df8dcd100cf348a2a758b4710b9122f14

嬗变,是1种演变,是1种完全的改变,也能够理解为1种元素通过核反应转化为另外一种元素,或1种核素转变成另外一种核素。

从2015年12月7日开始停牌的乐视网正在经历这样1种嬗变。它的未来,不再是电影或网站,也不再仅仅是内容的集成,而是1种综合服务的能力,在各种终端上、在任什么时候点、对任何用户输出正确服务的能力——它更像1个“系统”。

乐视影业CEO张昭显得有些疲惫,但也很兴奋。他带领的乐视影业在成立4年后,宣布纳入上市公司版图。在这4年中,乐视影业完成了在内容真个布局和营收爬坡,也度过了资本投入期,1旦进入上市公司,便会贡献利润。

乐视影业已今非昔比,其产品已变异,业务已扩大,商业模式已升级,市场高度已全球化!

是电影公司,也非电影公司

张昭把未来的乐视模式归结为Studio(电影公司)+Netflix(收费视频网站)+苹果(软硬结合)+Amazon(电商),当类苹果的硬件终端大批上市且占据人们时间的时候,乐视构筑物联网生态的条件就已初步成熟。

事实上,你可以简单地把乐视分为两个部份来理解:

内容和场景。内容就是以IP为核心的各种内容演绎,也许是电影,也多是电视剧,更多是MV或1档综艺,总之,他们是内容的各种形态。而场景,则分散在乐视目前自己潜入的各个硬件终端中——手机、电视、ipad、汽车、VR、智能自行车……各种屏幕,各种终端,可以占据你24小时的所有碎片时间。

换个角度看,手机、电视、智能汽车,乃至智能自行车……这1系列“重”得不能再重的硬件背后,乐视希望解决的不过就是1个渠道的问题。

最初乐视影业的产品形态比较单1,是电影,电影就要依托电影院来排片,没有排片的电影就好像几近被判了死刑——事实上4年前张昭也试图通过自己建立乐视电影的粉丝团来解决这个直达观众的问题,但这个矛盾的本源其实不在于消费者,而是在于电影院的“屏”极度有限。而当张昭发现互联网可以满足电影、电视剧无穷的放映时间时,他便决心把这1便利复制到各种其他终端。

由于每一个人,有可能在汽车里,有可能在自行车上,有可能在跑步——所以乐视要想在用户的所有场景中以适合的形态都能输送自己的内容,哪怕没有画面只是声音,那末他就不能依赖任何其他渠道——那明显太过危险,而且不能终究构成电子商务的闭环。

在目前可以看到乐视的商业模式1定会延伸至电子商务。在这类意义上,我们再回头来看乐视的内容,也许又有不同的维度。

如果说4年前乐视影业还只是个拍电影的公司,那末今天,你必须把乐视看成是1个IP塑造者,IP的特点,就是“1鱼多吃”,而不单单局限于大银幕。

0dd7912397dda144b3781eb9b5b7d0a20cf48643

电影公司的商业模式是票房分账,还记得当年张昭不断夸自己的电影发行和宣扬渠道很牛;而IP靠的是运营,拿到1个好的电视剧改编权,不会只拍电影或电视剧,而是要将其从各个层面来开发。

例如《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张昭和他的团队同时做了3个产品,1个产品是音乐挑赞赛,就是1个MV大赛,第2个是1个网剧,第3个是电影。其商业模式最少包括:流量变现、品牌运营和影视发行。

最典型的就是《北上广不相信眼泪》,也许也能够直接把内容本身看成为桔子酒店、RIO、京东等量身定做的、有故事情节的广告。1个极真个例子是,某网站在5分钟剧情的《尸兄》前播放1分半的广告——换句话说,就是在广告中插播《尸兄》。

除植入,围绕IP还可以做的就是衍生品生意,例如周边玩具,例如电商。现在淘宝上甚嚣尘上的XX剧女主同款比比皆是,这正是未来乐视电子商务的最好范本——但这其实不完善,人们还要离开乐视去淘宝购物,所以,为何乐视自己不做电商呢?

更有甚者,乐视影视已铺成了直达消费者的渠道后,自己也是1个发行公司,那些不被乐视影视具有的IP,也能够通过乐视来营销和宣扬,乐视影视管道里的“流量”可能会滋养起上游文本IP更多的创作者。

乐视IP矩阵的化学反应

大家来看看这张图:

e61190ef76c6a7eff061da2dfafaaf51f3de6671

这是乐视影业根据每一个用户每天24小时所在的场景、和甚么人在1起、使用多大的屏幕、乐视影业需要掌控甚么样的终端硬件的1张表。

所以,乐视做智能手机、做电视,都为了让用户看乐视影业的内容,做智能汽车、智能自行车,是为了可让人们在开车、运动入耳乐视的音乐……是的,乐视兜了1个大大的圈子,布下网罗密布铺设各种硬件作为直达消费者眼前的通道,其实他要的,最直接的就是乐视影业的内容可以直接产生化学反应的媒介终端。

张昭给杨姐举的1个例子是:1个《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在手机上可以是手机上的挑战赛,也能够是网络剧,也能够是电影院的大电影。由于你有了挑战赛,很多人就知道了这个IP,当你再发行电视剧的时候,就有了很大的基础,而当你再做大电影的时候,人们就已很熟习这个IP,你就会很轻松。

这就是IP在多终端上构成的化学反应,多形态多点开花,相互还有互动——“这就像1个小树林1样,自己渐渐生长成各种形态的植物,彼其间又相互作用,吸取营养……”张昭说。

乐视的核心

那末接下来,这些IP的背后,隐藏的实际上是乐视的核心——“服务”。

这次的主题被定为“不服不行”,其中的“服”就是服务。这个词用在这里与互联网上的“免费的背后是收费”的概念差不多——在免费新闻的背后,是把用户的关注度转化为其他增值服务进行收费。

乐视影业在自己的背后隐藏了很多场景下的服务内容,例如你可以用易到用车来接父母去看场《归来》,你可以给自己的孩子在看乐视动画片的时候买个相干IP的衍生品玩具,再比如,你在骑乐视自行车的时候听着乐视的音乐——固然,你可能需要买个会员,再比如你跟家人去看个《敢死队》电影,顺便参加影院里的“中秋感蟹”活动,看完电影后拿着蟹券兑换了大闸蟹中秋节跟家人1起吃。再或,作为粉丝取得1次价值不菲的与自己喜欢的明星共进晚饭的机会……

也就是说,这些由于IP带来的不同场景下的需求——消费、电子商务或体验上的各种服务,都是未来乐视真实的核心。

而回到根源上来,在某种程度上,内容依然是这些服务的入口,没有乐视的这些内容IP去吸援用户,就没法产生后面的这些基于IP的内容、体验和服务消费——这1点,我们完全可以从乐视狂推会员上看出这家公司在服务上的决心和迫切。

公然的资料显示,2016年乐视会员将升级,推出超级影视会员和乐次元影视会员两大细分品牌,致力于在会员3.0时期,通过“内容+体验+服务”的组合,全面满足用户对内容、品质的需求。

全球化布局

张昭不愿意将乐视的跨国合作被看作是“国际化”,他强调是“全球化”——2者的区分在于前者是站在中国的角度走出去的思惟,而后者是站在全球的视野和角度来看问题。

BAT在中国电影上还处于1个流量互联网时期的商业模式。是的,乐视影业作为电影公司则已进到1个大视频产业,接下来要走的是1个终端互联网的模式,而且是连接的生态化的。

这具体还表现在,乐视影业在大电影上已开始站在全球化的高度来做事——最重要的就是跟好莱坞的合作,共同面向全球市场。

这个时间点对乐视而言相当重要,1方面,中国电影市场的成熟让中国电影公司有1些筹马去和国际1流公司合作,另外一方面如果再不通过全球化来迅速提升中国电影的水平,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就会有大量的好莱坞电影疯狂掠夺中国市场。而这个时候的中国电影,要想全球化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说美国电影的叙事方式是全球化的,且中国电影需要更多的普世价值观、英语台词、全球化叙事语言等等元素——张昭试图用《长城》来作为第1块敲门砖,让中国电影以更加高的姿态走出国门。

而做到这些不容易,要写1个全球观众都看得懂的中国故事,还需要长时间的研发,乐视影业在美国设了1个分公司,专门就干研发这1个事儿:怎样把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变成1个个全球观众看得懂的故事。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美国则是全球最大的电影制造业中心和创意中心——乐视内部的“G2战略”正是基于这样第1种高度来制定的:张昭试图中美双方携手,通过中国的“互联网+电影”的O2O市场体系,能够将更多好的电影作品推向全球市场。

“1旦做成了,跟好莱坞科技相结合以后机会就来了。”张昭说。

事实上,在电影这个范畴里,张昭还有更加独特的做法——现在他已不太看重单独影片的票房,由于他认为现在应当进入分众电影阶段。

事实上,这类理论的本质是细分用户群——张艺谋的观众不需要喜欢《小时期》,而《熊出没》和《9层妖塔》就是要锁定住各自不同年龄段的大小观众。

固然,换1种角度来看, 乐视影业也在试图用这样的精准细分法来圈住用户的关注度,由于毕竟乐视影业其实不像BAT那样是个具有大流量的公司,而在大部份时间都被微信占据碎片时间都快稀缺了的今天,如果内容不够强大吸引人,是没法把他人的眼光拉到自己平台上的!

这个理念与乐视影业针对各个场景提供不同内容的思路高度1致,这也就意味着,未来电影票房为价值导向的衡量标准也许会土崩瓦解——在3年1代沟的时期里,盲目寻求1部影片“弄定”绝大部份观众的逻辑已过时了。在乐视影业未来的字典里,只有为谁服务,有效地服务。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