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无限物联

智能可穿戴产业待变

2017-07-31 17:42:56

智能可穿着装备在中国发展迅速,目前国内有大量包括手环、手表、眼镜等各式各样的可穿着、智能装备创新创业团队。

在这个逢迎受众需求的时期,智能可穿着在借助CES展这1平台展现其可观前景的同时,也暴露出其产业链技术的短板及难以逾越的创新瓶颈。

2016126154335357

作为全球科技界的年度盛会,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后文统称CES)向来被视为行业最前沿科技发展和潮流趋势的风向标,而日前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16年CES不但指向了当前行业的突破及亮点,更从侧面反应出科技领域的1些潜伏短板与发展瓶颈。

单就智能硬件这1品类而言,在智能穿着产业专家陈根看来,今年的这场CES展给全部行业带来了3点非常重要的启发。“智能产业将进入调剂期,产业链技术问题已成了关键瓶颈,产业技术标准也难以统1。”陈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迭代创新引领产业步入调剂期

无庸置疑,随着全球智能可穿着产品出货量的不断上涨,愈来愈多的厂商开始涉足这1领域,这也让很多业内人士大呼:智能可穿着在近几年会风头强劲。

陈根对此也予以1定的肯定。回想起在2015年的CES上,3星发布虚拟现实VR头戴装备时让人印象深入,“今年除传统科技巨头以外,就连时尚界的大牌都开始推出虚拟现实VR装备”;另外,也有很多厂商迭代更新了旗下的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新品,“其中还有几款手环都凭仗个性化设计和丰富功能,和智能化利用而备受用户青睐”。

在过去的1年里,智能可穿着装备领域的新品不断,很多大品牌如最新的3星Gear S2、Fitbit等,都纷纭在外观上进行了很多升级,并在用户最关心的精准率和体验感方面做出了很多创新。陈根认为,这些方面都在不同程度上刺激了业内对今年CES上的大品牌带来的迭代和更新充满期待。

统观今年的CES,陈根指出,出现了更多在国外大牌如Nike FuelBand及Jawbone等的风潮席卷下,具有健康追踪功能的智能装备。“这些更新版本的智能装备在健康追踪准确度方面都有所提升。”

不言而喻,虽然时间只间隔了短短1年,但近两年CES的风向却完全不同。陈根分析指出,去年的CES上,伴随智能终端装备的兴起,最少还有1些围绕着智能穿着来创新构建而出现了相对“新”的智能产品,并在1定程度上增进了物联网时期的到来。“但从2016年的情况来看,并没有太多新的产业技术出现,更多则是在原始技术基础上进行的‘自然’升级、演化”。

从本届CES的智能终端产品来看,不由反应出了智能穿着产品背后的产业链技术现实:产业链技术并没有在1年的时间内实现突破发展。据陈根的视察,他认为智能穿着产业在2016年或将围绕产品、技术的精细化来进行打造。“换句话说,就是可穿着产业参与者在现有技术基础上,亟需思考如何将性能、精准度、品质多方面做到更优,以此来提升竞争力。”

可以预感的是,2016年的智能硬件产业,特别对国内企业而言将进入1个调剂期。陈根认为,在这1进程中,虽然智能可穿着产品在功能上其实不会有太大的技术性突破,但必定出现产品技术性能趋同性加重的市场状态,同时会带来相较去年更加剧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固然,这将倒逼相干企业开始真正地关注用户,并开始寻觅用户与产品间的需求差异化。”陈根告知《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这对广大智能可穿着产品用户而言明显是1件好事。

技术突破或成产业发展关键

毫无疑问,我国智能可穿着产业的发展直接决定了物联网时期的发展进程。在采访进程中,陈根屡次强调,纵观智能可穿着产业从0到1的发展进程,至今也不过才3年的时间,“全部产业链技术,包括产业技术人材和产业发展方向都还没有完善。”虽然当前已有在产业链技术环节上寥寥可数的国际科技巨头,认识到了智能可穿着硬件市场的巨大商业价值,但在陈根看来,当下只是处于相对低级的阶段,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智能还有很大差距。

特别是对技术商业化利用的创新型企业而言,不可否认他们已具有了非常美好产品构想及理念,但想真正实现可穿着硬件的智能化突破,仿佛其实不容易,关键的1环在于产业链技术提供者并不是完全开放化。

“今年的CES上,不论是国际型科技巨头,抑或在其中也大张旗鼓展现的‘中国科技军团’而言,应当深知‘热烈’只是1种假象。”陈根直接了当地分析到,当前包括智能可穿着在内的智能硬件所触及的高端产业链技术,都依赖于发达国家的相干企业。

1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从产业分工层面来看,中国的大多数智能可穿着硬件企业只是在呆板地进行产品的装配工作,“乃至连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可穿着硬件产品研发都还谈不上”。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进程中,陈根强调,中国的智能可穿着硬件创新企业亟待修正1种观念——当前的产业火爆仅仅是1种“虚假繁华”,参与者更应当看到产业链关键技术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商业价值。

不论是从硬件层面,还是软件系统层面来看,中国大部份智能产业企业在2016年的日子都不会太好过。“由于我们的大部份企业都只是拿来主义的技术利用型企业,而有风向标之称的CES展上已让我们看到了产业链技术的处境。”陈根说。

产业技术标准亟待统1

不可否认,在近几年不断推出的智能可穿着装备产品中,的确有很多有趣并具有科技感的智能装备开始在平常生活用品中普及,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耳机及智能眼镜等,而这类将科技融入生活、来解决实际需求的趋势,也必定成了未来智能可穿着装备的发展方向。

但陈根依然认为,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特别是从今年的CES来看,大部份智能可穿着装备企业不过是进行了1场产品“秀”,并没有让用户看到相干巨头或政府的气力参与其中,带来的产业变革与行业的突破发展。“这对消费者而言其实不是1件好事。”陈根认为,当前的智能可穿着装备领域正逐步偏向严重同质化。

陈根告知记者,这1产业发展瓶颈的产生,除却智能可穿着产品的相干技术难以实现有效保护以外,另外还带来了1个更加直观的反应——由于产业标准的严重缺失,致使用户在购买不同品牌鳞次栉比的智能可穿着产品时,将会付出更加巨大的学习及使用时间本钱。

需要提及的是,产业标准的出台不过两股气力推动:1股来自市场的气力,主要依赖于1些巨头企业共同根据与遵照彼此之间的1些技术约定来构成1种产业技术标准;另外1股则是来自顶层设计的政府气力,通常是由发达国家依托于本身的人力、财力、智力等层面来拟定的相干标准,并引导全球产业标准的方向。“从本届CES的情况来看,产业技术标准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统1,全部智能可穿着产业的技术标准将继续在发展中探索。”陈根总结道。

换言之,全部智能可穿着产业的相干技术标准在2016年的处境仍然是“各自为政”,而产业标准的缺失或将成为阻碍与制约当前智能产业发展的因素之1。陈根强调,若要消除这1困扰,各智能可穿着装备领域的参与者或需在未来寻觅出有效解决的时间表。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