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育儿亲宝

1岁孩子被43位家长联名劝退 专家:多动症儿童也能成功

2017-01-30 10:57:41

  近日,有报导称11岁强强遭多名家长联名劝退,强强被诊断得了多动症,在他们看来,强强就是“熊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欺侮别的同学。其实很多人对多动症没有太多的了解,很多调皮的孩子就是患多动症了?来看看专家怎样说!

  调皮就是多动症?

  许多孩子特别爱动,静不下来。如吃饭学习坐不住,做事情注意力难以集中。许多家长为此非常困惑,不知孩子究竟是正常的调皮还是得了小儿多动症。其实,小儿多动症是1种小儿脑轻微功能失调症。主要表现为多动、冲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分心、情绪不稳、学习困难、不能自我控制等。

  3招快速鉴别

  1、看注意力是不是集中。多动症儿童不管什么时候何地,都不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包括看电视、电影、连环画等,正常多动儿童能全神贯注于某1件事,而且讨厌他人的干涉。

  2、看活动是不是有目的性。多动症儿童的行动常没有明确目的,表现为幼稚、任性、克制力差、1点小事就喊叫哭闹,脾气暴燥,做事易冲动而不顾后果。而正常多动的儿童做事有目的性,有计划性,有1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不胡乱吵闹。

  3、看学习是不是困难。多动症儿童1般表现为:文字书写潦草难认,分不清左右、色彩、地点和方向,把词、字、句子念错或念倒,如上海读成海上,将“6”读成“9”,或把“d”读成“b”,乃至分不清左或右。存在知觉活动障碍,如在临摹图画时,他们常常分不清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不能分析图形的组合,也不能将图形中各部份综合成1整体。思路不周密,注意力不集中。而正常儿童没有上述症状,可以集中思想完成某件事。

  多动症医治分年龄段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医师金明星表示,多动症在医治方面是分年龄段的,但大多需要吃药。目前国际上的诊疗指南推荐:

  学龄前期,也就是孩子还没有上学的时候,首选行动医治,由于这个时期孩子没有特定的学习任务。

  6~12岁的小学阶段,首选药物医治,配合(辅助)行动医治。

  12岁以上,孩子大概进入到少年期或青春前期,这个时候首选药物医治,再加上心理医治。

  目前在我国唯一两种药物作为多动症的首选医治,1种是兴奋剂专注达,另外一种是非兴奋剂择思达。在国外则有10几种药物,医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做1些选择,但是在国内只有这两种药,只能在2者当选其1。

  面对多动症孩子

  1定要取长补短

  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并与这类长处打交道。相对自我管理和注意力而言,孩子的其他能力,如绘画、音乐和运动才能或经商的才能,在学校的学习中其实不具有重要作用,他们的价值可能体现在将来的工作和职业生涯中,家长必须从长远的角度和非功利的角度才可以发现这些才能的价值。另外,家长若要发现这些才能,还必须有强烈的安全意识。由于在1个升学竞争剧烈的社会,家长通常缺少安全感。

  发展的角度看问题

  我们常常看到,小学时1个显得较为愚笨的同学,长大后好像变了1个人似的,非常有出息。小时候的淘气包变成了1个慎重的经理,而小时候非常乖的学生大学毕业后可能得了精神病,这就是发展的气力。所谓发展是指1个人的潜能随着环境的变化会得到利用和开发,所以,家长面对不听话的孩子,要想得远1些,看得远1些,乐观地面对未来。相信发展,相信孩子,或许你在与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做斗争方面,进展不大,但你可以开发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的乐观与吃苦精神,与孩子1道,分享快乐时光。

  重进程不言放弃

  教育孩子是1项长远的事业,多是天下付出最多得到最少的事情。所以,成功的多动症孩子身后无1不是有1个耐心的、无功利的教育者,1个有爱心的抚养人。这个抚养人或许不是专家,但他1定酷爱孩子、信任孩子。正是这类信任、宽容与爱一样给家长以气力,面对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会始终如1地开导和教育孩子。这类精神1定是重进程而不是重结果的。永不言放弃是1种信心和精神,不放弃是对孩子的责任和付出的许诺。或许你的努力没有结果,但你依然1如既往地爱着自己的孩子,依然为改变他的行动而不懈努力。这类忘我的爱才是最为重要的。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