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育儿亲宝

开学月余“小患者”扎堆出现 群体生活易感染病毒

2017-02-16 03:15:03

  “近期很多幼儿都出现了高烧、呕吐、咽喉红肿的症状,开学1个月,我们急诊已出现了救治高峰。相比暑假期间随到随看的情况,开学的这1个月,患儿有了显著增长。”上海市儿童医院1位急诊儿科医生告知澎湃新闻记者。

  很多家长有疑惑:宝宝入园后为何总是生病?在中国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幼儿健康副主任、上海特级教师姚蓓喜看来,在宝宝入园之前,家长的家庭护理常常比较精细。而在幼儿园,如果老师要培养孩子自己穿衣服,等待的时间就会延长。首先会增加受凉的可能性;另外,孩子入园后,接触集体生活和公共场所的机会增多,交叉感染概率也就增加了。特别对1些刚刚过上集体生活的低龄幼儿来讲,季节交替和环境的变化都给各种沾染病可乘之机。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乃至胃肠道沾染病等等都是引发幼儿发热、半夜到急诊报到的缘由。

  姚蓓喜说:“现在过敏体质的孩子非常多,易感性强,上呼吸道很容易感染,加上生活不规律、营养不良等缘由,极易感染病毒细菌。有的孩子从进幼儿园到毕业从没生过病,而有的孩子会反复生病,而感冒的孩子也常常会集中在这群免疫力较弱的易感宝宝中。另外,年龄越小则免疫力越低,所以2岁左右进幼儿园的孩子更容易感染,而大班的孩子就基本不生病了。”

  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陈津津提示家长们,在生理上,每一个宝宝从散居的生活1下子进入会聚的生活,任意1个孩子生病都会容易感染到其他孩子。所以,在宝宝入托前,家长首先应当看1下自己孩子的疫苗接种情况。

  针对很多家长近期关注的“疱疹性咽峡炎即为手足口病”,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科医生俞蕙特别指出,疱疹性咽峡炎为感染性疾病,其症状多表现为急性发热、喉咙痛,初期可伴随流鼻涕,检查时可发现患儿口腔黏膜有约小米粒大小的溃疡。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病原1致,都是由同1种病毒感染(肠道病毒感染)引发的,但在临床上表现不同,病发部位也有所区分。“与手足口病不同,得了疱疹性咽峡炎的儿童手脚和臀部1般都没有疱疹,家长无需恐慌。”

  专家表示,1般来讲,冬春季节过后,疱疹性咽峡炎会逐步显现增长趋势,病发人群主要是7岁以下儿童,而春夏两季是该病的多发季节。最近天气酷热,室内空气流通不顺畅,细菌和病毒急剧繁殖,细菌和病毒容易进入小儿呼吸道从而引发疾病产生。1般病程34日,绝大多数人在得病7日内症状会逐步消失。俞蕙表示,疱疹性咽峡炎医治没有殊效药物,其医治原则就是抗病毒医治,可在儿童咽部喷涂1些抗病毒药。

  而要预防此病就需要勤洗手,少到公共场所,室内多透风,最主要的是加强锻炼,增强小儿的抵抗力。如发现孩子有头痛、休克等症状,就要及时到医院救治。儿童应阔别感染源,勤洗手、勤消毒,室内多透风,切断感染途径。同时,补充营养,适当摄取维生素C,提高免疫力。对已感染的儿童,要尽可能减少外出,不要去幼儿园,以避免沾染给他人。在饮食上,由于咽部疼痛,吞咽困难,可多吃些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比如牛奶、米粥、果汁等,还可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