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古今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理论与实践支点

2017-04-15 21:14:33

  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1035”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日前,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首先要明确两个问题:1是优秀传统文化确当代意义,这是体系构建的理论支点;2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这是体系构建的实践支点。

  为建设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之存续及独特性的文化标识。随着民族的逐渐构成,根植其中的文化展现出愈来愈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成为维系民族的纽带。假设1个民族的文化正逐渐衰落并走向灭亡,那末该民族也终将退出历史舞台。相反,如若其文化尚存,那末该民族仍有可能得以重组与重生。就此而言,民族文化对民族存续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往被视为辨别不同民族之特点的地域和血缘等因素,其表征意义日趋模糊。相较之下,文化依然具有不可替换的辨识性,在很大程度上标示了1个民族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因此,民族概念的文化内涵在现当代社会尤其凸显。而作为民族标识的文化,不单单指民族成员现时的共同心理和价值寻求,而且也包括民族赖以构成的传统文化。综观民族间的交往史,不难发现,不同民族之间相互接触与认知的直观印象,通常源于对对方历史上构成的传统文化及其特点的了解,而非源于现时的价值寻求。在国际交昔日益频繁的今天,保护与延传本身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保护民族团结,彰显民族特点,使之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根。

  优秀传统文化是修养中国特点的文化资源。正是由于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在此基础上构成的价值寻求、心理认同、行动规范等,决定了中国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道路,应立足本身实际,探索1条符合中国国情、反应人民意愿的发展道路。可以说,中国特点在客观上立基于传统文化,只有充分认识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特点、中国精神和中国道路。与此同时,有着5千多年连绵不断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底蕴丰富,是我国独有的优势,体现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因此,它既是中国特点的文化根基,也能为坚持中国特点增加文化自信与增强文化自觉。从这个意义上讲,传承宏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坚持发展中国特点社会主义道路的必定要求。

  另外,优秀传统文化还为当代社会发展提供文化动力。以治国理政为例,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古代思想家曾提出的思想至今仍有1定鉴戒意义。诸如“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和“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乱?失民心而已”等,不同程度地反应了民心所向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与保障。“治国无其法则乱,宗法而不变则衰,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等说明了法律是调剂社会关系与处理国家事务中的重要准则,凸显出依法治国与完善法治体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锄1害而众苗成,刑1恶而万民悦”则体现了有腐必惩、有贪必肃、正本清源是赢取民心的重要途径。

  可以说,优秀传统文化是底蕴深厚的智慧宝库,其所包含的宝贵财富不但能为我国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而且有助于应对现今社会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不应只择其12而不及其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容层面,包括思想文化、文学艺术、文化遗产和非物资文化遗产等。

  作为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份,思想文化体现了社会理想、价值寻求与民族精神,引领文化的发展方向。而经典古籍是思想文化的重要物资载体。就此而言,传承思想文化的重点在于,加强经典古籍的保护、整理与研究。目前,这项工作已被纳入“1035”计划,从国家发展的长远角度得到制度性保障。而诸如古代典籍文献的整理与出版、修史修志和国家典籍资源数字化等也将稳步推动。传承思想文化还应重视对经典的深入研究,解读、甄别与还原思想文化的精华。诚如陈先达指出:“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基本精神之文字符号载体的典籍,不是可以任意解读的单纯文本,而是实实在在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实践融为1体的精神承载。”因此,以公道的标准展开甄别性研究,是进行思想文化的传播与普及的条件。鉴于不同的评价标准常常得出彼此悬殊、甚或截然相反的结论,建立既符合中国精神、又适应时期特点的评价标准是传承思想文化的关键。

  文学、戏剧、书法、绘画、民间艺术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承受历史检验、为大众普遍接受的艺术情势,反应中华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代表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与艺术标准,是文化血脉的重要方面。但是,1直以来,学界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更多地聚焦于经典文献,而对文学艺术等领域缺少足够关注。虽然二者的表现情势各异且受众范围不同,但它们之间具有不可割裂的内在联系。学者田青曾将中华传统文化比喻为“3根柱子两层楼”——3根柱子指的是儒、释、道,而两层楼中上面1层主要指称文化精英创造的、以典籍为承载的、借文字而传承的学术思想和经典著作,下面1层则指在普通民众中广泛流传、以语言和行动的方式传播的民间文学和艺术。对广大民众而言,下1个层面较之上1层面更贴近现实生活,具有更明显的引导教化作用,是他们认识、理解、践行文化精神的重要途径。但即使如此,两种不同层面的文化仍密切关联。离开思想文化,文学艺术就变得精神贫乏而难以升华;离开文学艺术,思想文化就缺少基层土壤与联系大众的桥梁,从而加大其普及传播的难度。

  文化遗产既包括文物等物资形态的文化遗产,也包括非物资文化遗产。文物是历史文化的真实展现,保护与利用文物不但有助于后人直观上认识本民族的历史,而且有助于维系民族精神,激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因此,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程中,以下4方面工作是重要且必要的。首先,做好统计工作,对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全面核对统计,摸清家底,以便做好保护利用的条件性工作。其次,加快立法,通过制定出台更加具体的、可操作的规章制度,为文物保护工作创造条件、提供保障。再次,转变文物保护理念,由以往的抢救性保护转变成预防性保护,提升保护工作的前瞻性与主动性。最后,采取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增强博物馆展陈感染力等方式,更好地展现文物的魅力,提升文物服务社会、引领教育的效能。

  除此以外,非物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应当引发足够重视。加强非物资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关键在“人材”,重点在“活力”。具体而言,要把非物资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传承保护工作的关键环节,在肯定传承人名录的基础上通过提供相应的物资保障、资金扶持、宣扬推行等,调动传承人传帮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传道渠道与扩大授业范围,尽量地避免传统技艺的失传。进1步地,技艺传承固然需要政府扶持,但还需借助社会气力。而社会气力的融入则要求从根本上增强非物资文化遗产本身的活力,即1方面以产业化的情势,在不改变其文化精神和文化根源的基础上,对非遗产品进行适度包装、展现与营销,在市场上创造需求,为非遗产品的生产和非遗技艺的传承创造更大空间;另外一方面加大展现展演的力度,由政府扶持与推行1些珍贵但不宜走向市场的非遗文化类型,激起民众的认知兴趣,吸引志愿者参与其中。除此之外,与相干研究教育机构进行合作,从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的角度深挖非遗文化的底蕴,并面向社会开设课程等,也将有助于非物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在构建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时,不应只择其12而不及其余。要掌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研究记载于经典古籍当中思想家们的学术成果,又要重视包含了人们普遍接纳与认同的生活方式、道德规范、审美标准、价值取向的艺术作品和文化遗产。只有这样,才能理解传统文化的根源和精华,才能为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谢惠媛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