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古今文化

让历史建筑“活化性再生” 融入当下城市文明

2017-06-02 07:30:12

  最近几年来,城市更新中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生,越来越成为学界、业界探讨关注的焦点。日前在同济大学举行的“建成遗产:1种城乡演进的文化驱动力”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多名专家谈到,建筑文化遗产并不是静态“凝冻”的事物,提倡保护遗产的多样性和创造的多样性并重。

  建成遗产(Built Heritage)是国际文化遗产界提出的概念,指以建造方式构成的文化遗产,由建筑遗产、城市遗产和景观遗产3大部份组成。此次“建成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建筑学会和同济大学共同主办,近200名来自世界多所高校和相干机构的知名教授、业内人士作了10余个主题报告及40多个分主题报告。中国建成遗产相干领域第1本英文学术期刊《建成遗产》同时创刊首发。

  建筑学这门古老的学科可看做1枚硬币的两面

  很多学者认为,建筑学这门古老的学科可看做1枚硬币的两面,1面是遗产保护与传承,1面是设计转化与创新。对少数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建筑来讲,单独作为保护对象是适合的,但对大量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而言,则需斟酌保存岁月风采后,如何让开发匹配不同建筑体量、文化特点、历史脉络,重焕建筑活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郑时龄参与了上海多处历史建筑保护项目。他说,近年国内的大范围建设,对历史建筑造成了1定冲击,如今全社会心识到建筑遗产再生保护的重要性,使得城市面貌有了很大改观。

  有学者以福建永泰庄寨为例,庄寨在开发修缮中,审慎斟酌地域特点与文化风俗,摒弃了“1提及旅游民宿,言必称丽江大理”的局限性思惟,避开了“土楼”旅游开发中业态同质化的弊端,凸显庄寨在闽东乡土文化中维系乡愁的据点角色。毕竟,建筑遗产的修缮不是为了把物资空间凝固在过去某1刻,也不是1锤子赔本买卖,而是应激起遗产中包含的文化凝聚力,重建地域认同,恢复乡村造血能力,才能更好实现遗产保护的终纵目的。

  融入当下城市文明与平常生活中

  在业内人士看来,建筑修复保护其实不仅仅是用1个栅栏将古旧景观和城市文明粗鲁地分隔开,而是应根据建筑物特定的历史文化意义,使其融入当下城市文明与平常生活中,让历史建筑对话当下。

  研讨会上,城市遗产保护的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张杰分享了去年开业的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这1公共空间以原国营宇宙瓷厂为核心启动区,既保存了上世纪5610年代传统工业厂房、苏式风格锯齿状“包豪斯”厂房、上世纪8910年代的现代工业厂房等各具时期特点的典型建筑,又在老厂房肌理上结合现代时尚元素翻新改建。经改造修缮后,如今老窑炉、烟囱、水塔仍然屹立,成为众多游客寻觅工厂记忆、感受城市灵魂的标志性建筑物。除“怀旧”,这里也是年轻人就业创业、当地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在街区举行的美术馆展览、创意集市、动漫展等系列活动吸引全国多地同好者相聚商讨;夜幕降临时,33两两居民在厂房外惬意漫步。可以说,平常使用赋予了建筑遗产“活态”的生命、1种自我更新修复的能力。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建筑遗产》主编常青看来,建成遗产是回顾过去的1个个时空坐标点,它给予了人们身份和记忆的灵感源泉。“建成遗产不可复制,需要再生、活化,既有助于提高1个地方的社会名望和文化品质,又可打造成有投资回报预期的观光体验地,这在国内已有1些成功案例。但需警惕的是对其过度开发,不但不利于保护,反而会使之变味变质。”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