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古今文化

董卿:打动人心的不是嘉宾光环而是文化情怀

2017-06-02 09:30:16

  《朗诵者》火了以后,媒体常常会问我1个问题,你怎样会想到做这样1档节目呢?我先和大家分享我最近在节目里对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做的采访,他说:故宫是世界5大博物馆之1,其余分别是法国的卢浮宫、英国的大不列颠博物馆、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和俄罗斯的埃米塔什博物馆,正好对应联合国5大常任理事国,这说明没有1个强大的博物馆你就当不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话音1落,现场笑声掌声1片。

  

打动人心的不是嘉宾光环而是文化情怀

  虽然最后1句话有点玩笑的意思,但其中却自有真意,1个国家的自信本质上是文化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气力。作为媒体特别是国家媒体,旗帜鲜明地传播宏扬优秀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我做主持人22年,在中央电视台工作了15年,我深知这个平台的影响力。就像今年春晚结束以后,我的口红突然上了热搜榜,让人哭笑不得,但反过来也证明了平台的影响力不可估计,那末占据这个平台的我们应当做些甚么才能让人们的注意力从外在转向内在,从表面转向本质呢?

  几近所有的同行在分析《朗诵者》的火爆的时候都会说,这个节目真是捉住了1个很好的“时机”,由于不管是大屏还是小屏都已被1些同质化的节目霸占了很长时间,所以《朗诵者》清新隽永、以文化人的面貌让大家线人1新。我同意这样的观点,“1夜走红”恰恰说明这1类节目长时间的匮乏。我想有很多人和我1样在1年前、两年前就看到了机会,但为何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捉住这个机会呢,我总结是两个“决心”吧——有无1定要做成的决心和1定要做成精品的决心。

  做电视的同行都知道文化类节目在招商的时候常常不被看好,常常是1穷2白、寸步难行,我们也不例外。外界都认为你董卿做节目那还不是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嘛,这个真没有,我们当时的境遇就是“1个动机、两页方案、3个散兵、4处磕头”。但让我们特别感动的是台内的各级领导非常认可这个策划方案,台编委会更是全票通过快速立项,体现了领导层高度的前瞻性和准确的判断力,这也鼓励着我们坚定地去实现目标。《朗诵者》节目是今年的2月18日开播的,那1天是2104节气当中的雨水,后来有人开玩笑说节目火是日子挑得好,“好雨知时节,当春乃产生”。但很多事情恍如溟溟当中自有安排,1年前的2月19日那1天,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央电视台视察调研,当时就提出,多设计1些融思想性、艺术性于1体的好栏目,多创办1些脍炙人口、寓教于乐的好节目。我们的节目是从那个春季开始酝酿,历经1年的艰辛终究在今年的春季和观众见面了。

  第2点我想说的是仅唯一1个时机是不够的,要打破文化类节目曲高和寡的魔咒,就要有创新的勇气,把文化节目办成精品节目的决心。《朗诵者》节目是1个完全原创的节目,没有任何可鉴戒的模式,因此我们约请了英国的模式研发团队、国内的专家学者经过了好几轮的论证,我记得在节目录制前1个星期我们还在开策划会,刘震云、陆川、陈维亚、陈小川、白岩松、朱海、张颐武、康震等等都为方案的不断成熟贡献着智慧。大家始终在探讨的就是如何让文化节目的传播更符合大众传播的特性,即让1档电视节目能够引发最大多数人的参与和共鸣,真正实现“共情”。

  这里面要解决1个核心问题,也是我们花了1年的时间在思考的问题——谁来读、读甚么、怎样读。节目创意的最初就确立了1个思想,《朗诵者》不应当是1个传统的朗读会,名家朗读这类情势在剧院已存在了很多年,很多主题晚会上我们也能看到1些诗朗读,但是常常很难引发强烈的共鸣,由于朗诵者缺少朗诵的动机,大部份时间“技能”多于“感情”,不符合现代受众的审美习惯。我觉得作为电视的制作1定要把朗诵者的情感、写作者的思想和观众的理解和谐统1起来,所以我们设计了“访谈”+“朗诵”+“轻解析”的模式,将朗诵者的个人生命体验完全地构建起来,让故事的情绪提升到1个需要借文抒怀的时候文本顺势而出,经典文字的传播便实现了最大化。当麦家讲述完两代父子之间充满挣扎的故事以后再读自己的家信、当许渊冲老先生说人这1生不是过了多少日子而是记住了多少日子以后再读林徽因、当疏忽贫困和疾病仍然快乐仍然相爱仍然在路上的丁1舟夫妇读流浪的3毛,文字的魅力自然产生了叠加的效果,充满感染力。

  最初的时候我们也曾斟酌过全明星阵容,觉得他们是收视的保障,但后来发现这是1种偏见,真正感动人心的1定不是“光环”而是“情怀”。比如许渊冲先生,这是1个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很陌生的名字,96岁、翻译家、翻译唐诗宋词莎士比亚,听上去很是高冷,但当我们的导演在和老先生接触以后发现他是1个特别单纯质朴丰富有趣的人,我们立刻决定把他作为第1期的VV I P。固然老先生的至情至性也让导演吃了很多苦头。由于广告援助出了问题,我们更改过两次录制时间,2016年的夏天我们约过他1次,2016年的冬季我们又约了他1次,到2017年1月我们终究真的要录制的时候,老人家把我们当做骗子1般拒之门外了,眼看着离录制的时间愈来愈近,团队急得手足无措,只能每天抱着果篮或是鲜花守在老人家的门口上演“苦情戏”,终究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结果皆大欢乐。节目播出的第2天许老的译著就冲进了铛铛网的热搜,他告知我们说他家的电话几近成了热线,海内外的亲朋好友、学生同事都在问候他。很多电视台也蜂拥而至,但他1概谢绝了,他说我在《朗诵者》节目里表现完善,我不会再接受任何采访。

  不管是名人还是普通人来到我们的舞台,我们都会把他们还原成1个平实的朗诵者的面貌,不去强调“我会读”而是突出“我要读”,所以当老舍、巴金、冰心、路遥、史铁生、季羡林、莎士比亚、海明威、小仲马、梭罗、裴多菲等许多东西方名家的经典被朗诵的时候,观众没有产生任何距离感,文字所创造的精神世界和当下受众的精神世界遥相呼应,仁慈、正直、英勇、进取、奉献、尊重等人类最宝贵的品质和千百年前流传至今的文字融会在1起,又1次给予我们气力,震动我们的内心。

  如果说这次节目播出以后有甚么是真正出乎我的意料的话,那就是新媒体的热度和年轻受众的爱好。《朗诵者》到目前播出了7期以后浏览突破10万+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已到达了132篇,手机客户真个收听量到达1.79亿次,相干视频全网播放4.97亿次。很多人问我你觉得为何年轻人会喜欢朗诵者,我就说为何你觉得他们不喜欢呢,他们成长在1个更富裕、更开放、更文明的社会,他们接受着更良好的教育,我们不要低估了他们的审美和判断力,自以为了解他们就只喜欢某1种类型的节目。就像当年李宗盛抨击流行乐坛的口水歌太多,他说如果你只给听众吃猪食,那末时间久了他们就变成了猪。许渊冲先生今年96岁,很多酷爱他的年轻人可能只有26岁,他们的确有年龄的差距,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年龄的差距以外找到认知的统1。

  有1次录制作家毕飞宇,录到清晨两点多,当时我们都觉得非常抱歉,但是他没有丝毫怨言,始终兴趣勃勃,结束后他给我发了1条短信,说“我过去只在欧洲读过,美国读过,印度读过,这是我第1次在中国朗诵,让我们1起努力让中国人知道生活里还可以有1顿饭,是耳朵饭”。他的话也让我想到了我最爱的巴金先生的1句话:“我们不是只靠吃米活着。”如果我们的工作能让更多的人意想到这1点,那末我们所有的坚持和努力就是成心义的。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