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古今文化

陈代波:大数据时代,经典阅读如何大众化?

2017-06-02 10:00:14

  2017年4月8日至9日,“经典朗读210年反思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尼山圣源书院召开。本次研讨会以“反思与展望:经典朗读210年”为主题,会议分为开幕式与学术会讲和分组讨论。在8日下午举行的“经典朗读反思与展望”分组讨论会现场,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代波结合大数据时期的特点和学习模式,做了题为《大数据时期,经典浏览如何大众化》的主题发言,现将发言内容整理以下:

  陈代波:大数据时代,经典阅读如何大众化?

  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代波

  我1直在思考,经典应当怎样样让更多的人去亲近,让更多的人得到滋养?我们今天这个时期和孔子所处的时期有很大的不同,我们称今天的时期为大数据时期。前些年有人说大数据不过就是1个工具,如今大数据已深入我们的生活,比如微信,比如外卖,比如手机里的1个终端。随着互联网技术、云计算的出现,我们被大数据连在1起,大数据时期带来了思惟深度和生活的变革,它不再是1个概念,而是成了我们生活的1部份。大数据带来的变化太大,乃至有西方人说,由于手机支付的出现,曾发明过纸币的中国,将在很快的时间内消灭货币,足见大数据发展之快。

  大数据重建了1个程度更深、范围更广、层次更高的熟人社会。它把世界数据化,把生活智能化,让社会开放化。在今天,它的价值是可以肯定的。大数据在为我们的平常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1些问题,比如,我们青年1代的网络原住民从识字起就构成了1种形象化、感性化、弃中心化的思惟,网络语言跟传统语言差别很大,怎样办?经典是成体系的,经典里的语言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比较难读,大数据时期的民众应当怎样去读这些晦涩难懂的经典?据数据统计,我国低头族数量庞大,如今超过半数以上的人都在使用手机,手机支付、手机浏览、手机看视频这些已成了我们的生活习惯,手机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因此我认为,我们可以利用手机和其它移动装备展开移动学习,在山上、在船上、在等公交时、在公交车里都能随时随地学习经典,让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这是第1个方面。

  第2个方面是碎片化学习。《大学》1千7百多字,对在坐的各位来讲读起来比较容易,但对那些对古文、古知识缺少了解的人来讲,抽象难懂的文字读起来很费力。他们读《论语》还好,读《中庸》很难,读《周易》更难。如今习惯情感化、形象化思惟的民众怎样才本事下性子浏览大段大段的经典?我觉得这需要碎片化,把它们分割开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安排,方便公道的取得对经典的启发。可以把4书5经之类的经典放在宾馆等公共场所里面,让大家去读,读两句就有两句收获。利用这类方式,利用移动装备,快速化、瞬间化学习。

  第3个方面是微课程、个性化学习。现实中有些人断章取义,由于对传统文化缺少,而误读传统经典。微课程化就是要通过专业学习,把经典拆解成1段1段的文字,对拆解的内容进行讲授。1段经典、1个解读、1个故事通过这类方式很容易被消化、被吸收。微课程时间不宜太长,1旦超过10分钟,就很容易让人耐不住性子。微课程学习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来配套,有人想简单了解,有人想系统学习,根据各自情况量身定做。要实现1个量化自我的学习,根据自己的时间计划、学习特点有计划的去学习。

  经典浏览大众化是1项宏大的事业,不是少数人能完成的,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日积月累、移动化、碎片式的学习才能实现。我们每一个人需要在自己的朋友圈、学生圈推送,把经典碎片化、微课程化,让这些经典成为有机的小整体,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大众去接受它、消化它。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经典浏览大众化可以借此申报国家课题,让大众在平常生活和工作中亲近儒家著作,亲近经典。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