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环保节能

环保督察屡吃闭门羹 企业阻碍执法底气何在?

2017-05-25 06:00:28
【中国环保在线 行业动态】由环保部主导的环保大督察,在规格、力度、范围上都可谓史上最高级别,但是,面对如此最高规格的督察,仍有企业把督查组拒之门外,乃至阻碍督察组执法。5月20日,环保部通报了7起新近出现的谢绝检查、阻碍执法事件。接连屡次吃闭门羹,企业为什么胆子如此之大?背后到底有何隐情?

环保督察屡吃闭门羹 企业阻碍执法底气何在?

环保督察屡吃闭门羹 企业阻碍执法底气何在?
  为期1年的京津冀环保大督察仍在进行中。为了此次督察,环保部从全国环保系统中抽调了5600名环保执法“精锐”,对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展开25轮次督察。但是,自4月初大督察展开以来,已产生多起谢绝、阻碍督察组执法的事件。20日晚,环保部根据各督察组反馈情况,通报了7起新近出现的谢绝检查、阻碍执法事件。
  由环保部主导的环保大督察,规格之高、力度之大、范围之广都可谓是最高级别的。按理说,面对如此最高规格的督察,地方和企业理应心存畏敬、依法配合。但不合常理的是,有些企业反其道而行之,不但不礼遇,还把督查组拒之门外,乃至阻碍督察组执法。
  威风凛凛的京津冀环保大督察,本以为可以“硕果累累”,却没想到“出师不利”,仅在5月13日至18日便接连吃了7次“闭门羹”,这让国法颜面尽失、威风扫地。面对这1为难现实,人们不由要问,这些企业为什么胆子如此之大?环保督察阵仗如此之大,地方和企业不可能不知法,知法而抗法,背后必有隐情。根据网友反应,闭门抗法抗法大致有5种缘由,针对每种缘由,网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1、地方急功近利。企业长时间污染,加上风声如此之紧,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不可能不知晓,之所以没有查处,还是心里的GDP在作怪。轻者睁1只眼闭1只眼,对大众的举报漠不关心;重者打侧重点保护企业的旗号予以保护,让监管部门很难进入企业执法检查。
  网友建议:之前用“先污染后治理”的鬼话为GDP辩解,给这些SB钻了空子,既然现在到了治理环境的时候了,就应当把环保纳入政绩考核,而且要作为主要指标考核,让这些只会靠污染环境换取政绩的2货下台。
  2、环保部门受地方掣肘。虽然说环保部门是直属单位,但还是双层管理,诸如资金划拨、各项评比皆受地方控制,最主要的环保局长等还要通过地方人大常委会任命。这就致使1些环保部门不敢依法办事,否则,便可能被穿小鞋。因而可知,谢绝环保督查,看似企业行动,但根子还在地方政府身上,这个问题不解决好,此类行动还会屡禁不止。
  网友建议:在封疆大吏只手遮天的制度里面,弄环保督察就是个笑话,估计1个村长就可以把环保督察组挡在他的封土外。环保督察就如治贪,要从高层请来上方宝剑,否则别说是闭门羹了,被打都有可能,现在环保部弄垂改,意思是对的,就看能不能请到上方宝剑了,很替环保部陈尚书捉急。
  3、企业居功自负、目中没法。不可否认,1些重点企业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也是地方各项经济指标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地方政府予以重点扶持或保护,理所应当,但条件是企业亦要遵纪遵法经营。而部份企业恃宠而骄,我的地盘我做主,胆大妄为,大肆污染环境,目中没法。
  网友建议:环保督察应当先干掉1批这样的企业,所谓的杀一警百,要专门挑这类刺儿头干,越是牛逼越是要干他,否则这个法就履行不起来,大家会说你执法不公平,仗势欺人,只敢捏捏小散乱污这类软柿子。
  4、查处方法单1、力度不大。立案处罚4388家、处罚金额19634.7万余元、拘留273人、问责2976人……从这些数据来看,成绩显著,可为啥震慑和警示作用不大?缘由在于这些惩罚对污染企业,根本就没法起到震慑效果,由于与取得的利益根本不成比例。所以,惩罚污染企业,更要惩罚其“保护伞”,惟有追究地方领导的责任,才有望打开“关门拒检”的企业大门。
  网友建议:拘留、问责、约谈这类以后就甭弄了,毛线用都没有,这么整还不如不整呢,时间久了,大家还以为你是闹着玩呢,要来就来真格的,弄死几个最好。李光耀整治新加坡的做法可以采取。
  环保部门单打独斗,没有与多部门构成联动机制。环保督查牵扯多方面的事务,比如,某些污染事件、污染企业就触及贪污腐败。环保部单独行动,气力有限,威慑力不够。只有多部门联合执法,才能构成上下1心,齐心协力抓环保的局面,才能让领导和企业心存畏敬,不敢背规,不愿背规。
  网友建议:污染问题常常触及利益问题,利益问题常常触及腐败问题,光让环保部弄力道太弱,应当把城管配上去,不合格就砸。
  面对闭门羹事件,环保督查组的处境比较为难,如果处理不好,或终究不了了之,那末就必将将起到反面作用,接下来就会面临更多的抗法事件。所以,对这7起公然抗法事件,有关部门绝不能迁就迁就,更不能以“通报”这类不疼不痒的方式来简单处理,而是必须深挖背后本源,从严从重从快处理。如此,才能杀一警百,为今后的督察工作扫清“障碍”。
  此次“闭门羹”事件已给环保督察工作敲响了警钟,从侧面反应出了执法不“硬”的问题。所以,环保部门特别是执法队伍必须吸取此次“出师不利”的经验教训,高扬“斩妖”利剑,在接下来的执法检查中“硬”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让环保督察具有威慑力、成为中国环保的守护者。
  原标题:环保督察为什么连吃闭门羹?背后藏5大隐情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