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环保节能

环保督察开晒问题清单 实现环境治理“无死角”

2017-06-01 18:00:26
【中国环保在线 行业动态】综合环保部多日通报显示,5月17日—22日,环保强化督查每天发现的问题企业数占检查总数的7成以上,20日当天更是高达79.0%。那末,环保执法人员近期又遇到哪些挑战?还有哪些措施用来巩固督查效果?
  4月5日,环保部在京召开视频会议,决定从全国抽调5600名环境执法人员,展开为期1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督查时间从2017年4月7日延续到2018年3月31日,督查对象是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肯定“2+26”个城市。
  如今,强化督查已过去了1个多月,从督查情况看,“散乱污”企业污染问题仍很突出。环保部根据各地上报的情况初步统计判断,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28个城市中,“散乱污”企业多达5.6万家,而且实际数字可能比这还要多。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指出,“散乱污”企业之所以这么多,1是由于环保部门人员、经费等欠缺,管理不到位;2是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干预环境执法而至。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表示,此次强化督查,将通过督企与督政并重,列清算名单,和“回头看”等机制,构成长效的整理治理机制,避免“散乱污”企业死灰复燃。
  问题占3成
  5月23日,北京市石景山区,环保部督查组在对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有限公司检查时发现,该企业焊烟废气治理设施擅自闲置,烟气直接排放。喷漆工段装备经喷漆后也是直接露天晾晒,异味无组织排放严重。
  这1天,环保部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的23个督查组共检查了368家企业单位,其中发现260家企业都存在环境问题,约占检查总数的70.7%。而在问题企业中,“散乱污”问题企业又有89家,占比问题总数约34%。
  从4月7日强化督查展开以来,到5月19日,环保部强化督查组共检查了1.2万家企业,其中有8000多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而“散乱污”企业就占到了3000家左右,占比到达了约37.5%。
  依照环保部的定义,所谓“散乱污”企业,是指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当地产业布局计划,未办理工信、发改、土地、计划、环保、工商、质监、安监、电力等相干审批手续,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例如,河北雄县龙湾镇、双堂乡等乡镇有近100家废塑料加工作坊,他们没有办理环保审批手续,也没有任何环保处理设施,废气直接排出,就属于“散乱污”企业之列。
  根据环保部的通报,督查发现“散乱污”企业污染问题仍很普遍。例如,有些企业清算工作不到位,被查封后又死灰复燃,如河北衡水杨冰全粉子厂已被安平县环保局查封,但督查时发现该厂擅自撕毁封条投入生产;有的已纳入“散乱污”清算名单的企业仍在生产,如北京大兴区北京高北富塑料制品厂属于“散乱污”清算名单内的企业,但督查时发现该厂有明显的生产迹象,两条生产线熔化装备余温均较高;还有部份“散乱污”企业没有列入清算名单,如河北沧州盐山县提供的“散乱污”企业为232家,而据督查组现场核对,仅盐山镇就有400多家管材加工、弯管加工企业。
  另外,督查组还发现部份小企业聚集于城乡接合部、偏僻山区、农村地区等区域,构成区域污染严重、环境风险隐患突出的“散乱污”企业集群,这已成为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最突出的问题。以济宁市经开区马集镇为例,这里聚集了近千家石材加工厂,都没有办理环评手续,粉尘无组织排放,污水未经处理就随便排放。
  环保部相干负责人表示,“散乱污”企业集群整治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第1阶段的重点,希望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组织相干部门完全排查,集中摸底分类,对有条件的企业进行限期搬迁或整改,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治理无望的“散乱污”企业则要依法坚决予以关停取消。
  雾霾治理“死角”
  彭应登表示,“散乱污”这1概念最早是北京市于2015年初提出来的,主要与大气污染治理有关。而此次环保部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则是历史上第1次如此大范围集中治理“散乱污”企业的行动,“这次真是要不留死角了。”
  “经过前几年的治理,能够统1行动采取的措施,如对高架源、电厂、大型锅炉等的治理,已基本治理完了。”彭应登表示,“与此同时,‘散乱污’企业容易被平常环境监管所疏忽,底数不清,控制手段也有限,因此是雾霾治应当中最大的变数,也就成了雾霾治理中最大的潜力所在。”
  马军也表示,这些“散乱污”企业虽然单体比较小,但都是成片成片地散布,集合在1起就会对当地环境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所以需要重视。
  石药团体有限公司董事长蔡东晨曾表示,从石家庄的情况看,现在是“农村包围城市”,大城市愈来愈清洁,1进县城就“呛鼻子”,每家每户都有小锅炉,冒白烟,2氧化硫的味让人受不了。
  石家庄市委书记邢国辉也表示,去年11月17日至12月31日,石家庄市曾展开“利剑斩污”行动,对全市的制药、化工、包装印刷、家具等行业实行清单式管理,原则上所有挥发性有机物生产工序全部停产,总计停产了1543家企业,逮捕了170多人,问责400多人,但PM2.5还是居高不下。经过认真分析,除能源结构不公道、长时间积累等客观因素,主要还是压力责任不落实,到了乡里面“拿这个不当回事”。
  “本次督查要切实起到催促地方,特别是基层区县1级政府及其相干部门落实环境保护责任的目的。”4月5日,环保部副部长翟青在对督查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时如是说。
  彭应登也表示,“散乱污”企业是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进程中无序发展的副产物,这次利用治理雾霾的机会,对其进行综合整治,将收获多方面的效益。除环境效益之外,还会对供给侧改革、产业结构调剂、经济公道布局等方面有极大帮助。
  避免“1阵风”
  马军也担心,这次强化督查属于“特殊安排”,消耗的行政资源非常大,当强化督查结束后,对“散乱污”企业的监管是不是还能坚持下去?他曾向环保部建议,应当公布这些“散乱污”企业的详细信息,如企业名称、所在地、背规情况、整改要求、整改时间节点等,这样可让全社会参与监督。
  不过,彭应登表示,这次强化督查与以往其他环保专项行动有所不同,首先是督企与督政并重,不光是督查企业,而且还对当地各级政府进行督查,左右开弓,这有益于避免“散乱污”企业死灰复燃。公然信息显示,5月13日,环保部曾要求,对“散乱污”企业问题突出的地区将约谈政府主要负责人。
  其次,强化督查进程中,还要求各地政府列出清算名单,上报“散乱污”企业的数量,构成台账,后续不断进行跟进。
  另外,环保部还有回头看、再检查等机制,通过复查、再考核等方式,构成长效的整理治理机制,避免“1阵风式”的运动。
  “所以说,这次行动是带着保障机制去的,有别于以往‘运动式’的短时间效果,将会有更长效的机制。”彭应登表示。
  5月3日,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看望第2期强化督查培训班学员时也表示,强化督查工作不但是为了推动被督查城市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也是全国环境执法大练兵的1次实战演练。督查组直接深入基层,深入1线,要带着思考下去,充分发掘、分析基层存在的各类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环境保护部制定宏观政策,完善监管体系提供决策根据。
  原标题:6万家企业上环保黑名单 环保大督查督企也督政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