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药健康

用药依从性:技术无法成为主要动力

2017-08-03 20:00:22

  随着市场逐渐认知到普通的健康数据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和控费都没法产生很大的积极影响,现在市场更加关注的是在急性期出院后的急重症术后康复。美国市场在这方面的投入主要是缘于平价法案(ACA)推出后,按价值付费对再入院率有着严格的考核标准。为了减低再入院率,急性期后的病人康复和管理就日趋重要。

  虽然,医院有动力设计相干项目追踪病人,更好地关注他们。比如梅奥诊所就是这样做的,术后设计了1整套移动和线下手段保证病人不“消失”,这些项目非常专业,需要专业人士配合医生去进行。但是,这样的项目是不是有真实的效果,能否真正帮助医院下降再入院率,提高病人的诊后康复能力仍然存疑。要提高病人的康复能力,首先是解决他们的用药允从性的问题,而这至今以来都是让市场困惑不已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机构都在学习应用技术手段来提升用药允从性。为了更好的视察技术和经济手段能否提升用药允从性,美国宾州大学在2013⑵016年间对参加实验的每位病人进行了为期1年的实验,最近JAMAInternalMedicine刊发了这篇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的实验结果,该实验从7179位病人中挑选了1509位参与者,这些病人都是在医院医治急性心肌梗死以后出院的。所有病人都是住院1⑴80天之间并已出院回家,病人平均年龄是61岁。全部病人被分为两组,1组是常规没有干预的,共506位病人。而另外一组则是基于3种情势的干预,共1003位病人,医院为这些病人提供电子药瓶、基于投注法的经济鼓励和社会支持。

  这些病人全部是从全美5大商保公司和Medicare的非按价值付费病人选择,所有干预的标准都是依照保险公司对会员的管理模式。1般来讲,保险公司对术后病人会进行追踪和回访,通过指派护士和专业人员进行问讯、健康指点和提示用药或随访等手段。这都是为了更好地追踪到病人的状态,下降突发状态的可能性。

  通过对这些病人的追踪,实验的结果是非常使人懊丧的,两个组在再入院率和药物允从性方面是1致的,技术和经济鼓励手段均没有效果。这个结果让实验的组织者也非常吃惊,由于这与长时间以来构成的技术对诊后干预的有效性其实不符合。

  这个实验虽然只是个例,样本的抽取和方法可以找到1些瑕疵,而且整体的干预手段仍有待提高。但这个测试对长时间以来市场构成的技术干预的有效性依然构成了质疑,特别是对保险公司和医院来讲,如果技术干预手段不能产生直接有效的后果,在这方面的投入是不是值得继续将成为他们未来的主要斟酌问题,这也对全部新兴移动医疗市场产生影响。

  从此次干预的手段来看,还是纯洁依赖技术的用药允从性,而不触及大量的人手去贴身提供服务,这也多是测试结果不理想的主要缘由。虽然得了重症的病人有动力去进行自我管理,特别是在有技术辅助和经济鼓励的条件下,但对疾病的管理本身也是逆人性的,随着身体具有1定的康复以后,很多人可能照旧没法保持允从性,毕竟这等于需要完全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贴身的重人手服务依然是疾病管理的核心,而非技术。而经济鼓励的意义其实也不大,之前很多保险公司推出过满足1定的健康管理措施就下降保费的策略,但用户响应者寥寥。而在美国,即便保险公司免费提供健康管理给那些有风险人群,也仍然有很大比例的用户其实不愿意参加或参加了没法坚持下去。

  总之,在疾病管理领域,技术手段依然只是1种其实不具有决定性气力的因素,核心还是需要健康管理者去贴身提供服务。虽然表面上,技术手段能下降本钱和提高服务能力,但在人性上,技术其实不是万能的,而疾病管理正是这样1个技术没法改变的领域。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