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品牌动态

中海最大集装箱船首航 大船化倒逼港口转型

2017-03-20 01:28:21

  原标题:中海最大集装箱船首航 大船化趋势倒逼港口转型

  12月4日,青岛港迎来了1艘集装箱船舶界的“航母”——中海集运旗下的“中海环球”轮自11月交付后,开始了它的首航之旅。

  这艘19100TEU的“中海环球”轮,也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打破了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巨头马士基所运营的1.8万标准箱3E级大船的纪录。

  “中海环球”轮只是应运大船趋势而生的代表之1,目前全球班轮市场大船比例正在不断上升,新船定单大船的比例也日渐增高。

  如果大船能够装满货物,对青岛港(06198.HK)等国内港口而言将是好消息,意味着吞吐量和收入的延续增长。不过,青岛港团体董事长郑明辉也对记者指出,船舶大型化、航运同盟化,对港口的码头能力、操作效力、市场布局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亚欧航线再增大船

  “中海环球”轮是2013年中海与韩国现代船厂订造的5艘19100TEU型集装箱船中的首制船,全长400米、宽近60米,船体大小超过4个标准足球场。

  最近几天,“中海环球”轮开始了其亚欧航线的首航,先在天津港装了1000TEU左右的集装箱,又来到青岛装了3000TEU左右的集装箱,以后大船还将前往上海、宁波、南沙、盐田港、新加坡等港口,然后开往欧洲。

  中海集运1位负责市场的管理层对记者流露,这次首航的“中海环球”轮将是满载,目前海运需求有所恢复,12月的运价还有所上涨,新的价格计划从12月10日开始履行。

  虽然大型船舶可以下降单位运营本钱,但如何延续实现满载将是船公司面临的挑战。对此,中国海运团体总经理张国发则告知记者,新交付的“中海环球”与普通的1万箱级别集装箱船相比,油耗可节省约20%,随着大船的陆续投运,之前的船将被调配到其他航线。

  值得注意的是,马士基率先运营的1.8万标准箱3E级大船,也是投放到亚欧航线,这里也是国际班轮巨头们竞争剧烈的市场。

  大船化挑战喜忧

  中海集运其实不是唯1运营超大船型的船公司。记者从青岛港方面就了解到,近几年来青岛港靠泊的大型集装箱船舶数量逐年增加,比重逐年增大。2010年到2014年,港口靠泊装载能力超过10000标准箱的船舶,由53艘次增长到443艘次,12000标准箱以上范围的船舶也从零开始,增长到349艘次。今年以来,青岛港进出口船舶数量呈降落趋势,但箱量却呈两位数增长。

  据统计,目前全球运营及建造中的18000标准箱左右的船舶数量到达43艘,未来5年,全球将最少交付10000~12000标准箱船舶34艘,占现有该型船队比例为70.8%;12000标准箱及以上船舶最少交付106艘,占现有该型船队比例为65.84%。

  “船舶大型化是未来的趋势,应对船舶大型化也是港口未来发展必须要斟酌的建设方向。” 青岛港团体总裁成新农告知记者,船舶大型化、航运同盟化,对港口的码头能力、操作效力、市场布局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比如港口的设施装备能力、泊位、航道水深和桥吊技术参数等,就都需要跟上大型化船舶满载作业要求。” 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庆财告知记者,“以马士基3E级18000标准箱大船为例,该船型满载吃水为16米,航道和泊位水深都要到达16米以上,所以要求桥吊外伸距到达23排,起升高度到达49米”。

  “另外,具有大型船舶的班轮公司会选择箱量更集中、辐射性更强的港口优先挂靠,以确保单航次挂靠的箱量范围和经济效益,这将直接致使航线上唯一少数港口成为关键港,港口的集中化趋势将进1步加强。”张庆财指出,这也意味着,港口必须有足够的货源支持,包括本地货源和中转货源,并且要保证集疏运系统的有效运转。

  据记者了解,为了更好地应对大型化船舶的靠泊,青岛港在加速建设大型深水集装箱码头,目前已建设投产顺岸式深水泊位21个,最大水深20米,吃水提升到16.5米。另外还在建设世界上最早进的集装箱自动化码头,预计2016年年底投产。

  除在传统港口建设升级满足大型集装箱船舶的靠泊和装卸外,青岛港还培养本地箱量、拓展货源腹地和建设内陆港等方面的布局和计划。目前,本地箱占总箱量的80%左右,在山东省的市场占有率到达95%以上,河南出口市场的占有率为63.38%,陕西为60.74%。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