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夏日炎炎要及时喝水 水喝少了脑子真的会变慢

2017-01-25 23:46:54
3伏天,汗如雨,机体干涸。您可知道,汗出多了,脑细胞会萎缩?若长时间或严重缺水,还有可能损伤认知能力?为什么呢?

  缘由是,人体中约60%~70%是水,水份参与机体的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保持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1旦缺水,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可能停摆;若长时间处于缺水状态,很多问题就会“应运而生”!

  因此,我国最新版本的《居民膳食指南》对逐日饮水的推荐量,从6杯提升到7~8杯,鼓励喝白开水和淡茶水,少喝甜饮料!

  1 汗出多了大脑会萎缩

  英国1项最新研究显示,青少年的大脑在缺水状态下会出现萎缩现象。

  研究人员让两组青少年进行90分钟骑车运动,第1组身着3层衣物“捂汗”,第2组则短衣短裤。运动结束后,第1组体内约有0.9公斤水份以汗液情势排出。

  随后,让这些大汗淋漓的青少年玩电脑游戏,测试他们制定计划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核磁共振扫描他们的脑部。

  扫描结果显示,失水的青少年的脑部出现了萎缩情况,其大脑与普通人相比,相当于“老化”了14个月,堪比得病两个多月的阿尔茨海默氏病(老年痴呆症)患者。

  虽然这些青少年完成任务的能力没有变化,但是需要调动更多的大脑空间!

  2 脑萎缩是脑细胞脱水了

  为什么失水会致使大脑萎缩?

  缘由是,人体有1种奥妙的“水平衡机制”,其原则,是以牺牲细胞含水量为代价的。

  即,当饮水量不能满足身体需求时,1部份细胞会脱水,让水份进入身体急需的血液循环系统;当身体严重缺水而出现旱灾时,细胞内66%的水份,会被吸纳到血液循环系统中。

  大脑消耗的能量极大,为满足其氧供,身体中大约20%的血液会流向大脑。机体缺水时,为了保持血液循环,脑细胞可能会脱水,致使大脑萎缩。

  研究人员说,虽然缺水会致使大脑萎缩,但只要喝上1两杯水,大脑就能够迅速恢复正常。

  但如果长时间或严重缺水,则有可能损伤认知能力!

  因此在运动、劳作时,或炎炎夏日,要及时补水!

  3考前喝水表现会更出色

  英国东伦敦大学研究发现,学生考前喝杯水,考试中的表现会更出色;在压力过大,或需要做决定前喝杯水,可以帮助头脑变得更清晰。

  缘由是——

  人体体液分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都被细胞外液包围着。

  “细胞外液”携带的营养及氧气,从细胞膜水通道进入细胞,参与细胞代谢,增进细胞生长发育。

  “细胞内液”通过细胞膜水通道离开细胞时,会带走各种废物,以免细胞因中毒而丧失功能。

  紧张考试,重大决策,脑负荷比平时大幅增加,大脑耗氧量随之剧增,若氧供跟不上,就会影响脑细胞的工作效力,让注意力,推理、判断等分析能力遭到影响。

  若此时喝点水,血容量增加,有益大脑氧供!

  4 便秘是机体在喊渴了

  人体内还有个“干旱管理机制”,即,人体缺水时,会严格分配体内储备的水,其原则是,让最重要的器官,即大脑,优先得到充足的水。因此,当大脑因缺水而萎缩时,其他的体细胞早就处在缺水状态了。

  那样又会怎样?

  这时候身体易感疲惫。缘由是,缺水容易致使血流量降落,氧气运送量减少,削弱了肌肉与神经的功能,让人产生疲劳感。

  夏季冠心病会加重,缘由是出汗多,使得体内血容量不足,患者本来因受阻而供血困难的冠状动脉,向心脏提供的血液量进1步减少,心脏缺血,引发心功能不全,加重了心脏病。

  便秘呢?“缺水”,会引发便秘。

  缘由是,大肠的重要功能之1就是吸收大便中的水份。在机体缺水的情况下,排到大肠的食品残渣中的水份被大量吸收后,大便变得相对较干,肠蠕动的速度就会变慢。大便在肠道中停留的时间越长,大便中的水份被吸收得就越多,终究使得大便干结,构成便秘。

  5 补水可有效解决这些病症

  缺水引发的症状,对症下“药”,固然是及时补水了。

  如,水份的及时补充和足够摄取,可摆脱机体干渴让人疲劳、懒惰的感觉,提升人的精力。

  机体夜间失水严重,可以使血小板凝聚力和粘附力加强,若睡前及半夜各饮1杯水,可改变血液粘稠度高的症状,预防脑梗。

  便秘呢?

  为了避免便秘,每天饮水量不能少于1500~1700毫升(7~8杯水)。特别是凌晨空腹饮水2~3杯(200~300毫升),可加强肠蠕动。

  习惯性便秘者,除应当补充膳食纤维、凌晨空腹饮水外,在原来饮水的基础上,每天再多喝1000~2000毫升,也会有所帮助。

  6 机体延续干旱会致大病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渴的感觉会渐渐衰退,再加上人们普遍没有主动补水的意识,这样就会致使人的饮水量减少,体内水份渐渐减少。中老年时,人细胞内的含水量与细胞外的含水量之比,会从1:1减少到0.8:1,乃至更少。

  久而久之,人就会逐步得慢性脱水症。这样,又会产生甚么样的情况?

  人眼的液体含量很高,人体慢性脱水,会引发眼晶状体氧化损伤增加,和蛋白变性,终究造成晶状体混浊而致视力降落,引发白内障。

  再则,若细胞脱水,让水份进入身体急需的血液循环系统后,不活跃部位的毛细血管会被迫关闭,以便调剂储量和流速,如此,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废物没法及时排出体外,氧气的供应也会严重不足。而这样的环境,恰好是癌细胞喜欢的环境。由于癌细胞是厌氧的,只能在低氧酸性环境下生存。

  也就是说,虽然“缺水”可能不是癌症产生的病因,但却为其产生发展,提供了适合的生理环境!

  因此,不管渴不渴,都要“主动充足补水”!

  7 每天饮水量

  不能少于7~8杯

  “充足”是多少?

  2岁以上的人群,逐日宜饮水1500~1700毫升,相当于逐日6~8杯水,炎夏、运动,另当别论。

  怎样才算是“主动”饮水?

  在没有感到口渴时就喝水。逐日喝水时间应分配在1天中的任什么时候刻,且要少许屡次喝水,每次200mL左右(1杯)。

  在哪些“时间段”更需喝水?

  睡前1~2小时喝水,有益于预防夜间血液粘稠度增加,也不会增加夜尿次数。

  晨起1杯水,可下降睡眠时水份丢失而引发的血液黏度,并增加血循环容量。

  上午10时左右、下午4时左右适当饮水。此时机体代谢基本完成,代谢产物增加,需要排出。

  特殊人群呢?

  糖尿病人饮水,可下降血糖水平;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病人每天饮水量最好能到达3000毫升,以排出或稀释尿酸;冠心病人夏季适当饮水,可保证心脏供血。

  喝甚么样的水好呢?

  白开水或淡茶水!若是20℃~25℃的,就更好了,因其张力、密度等,都接近血液与组织细胞!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